机构看好!新消费概念股频创新高
近期,在潮玩、宠物用品等赛道中,都涌现出了股价表现亮眼的个股,中宠股份、乖宝宠物、泡泡玛特、卫龙美味等一批新消费个股均创出历史新高,市场分析机构认为新消费周期或将出现。
近期,在潮玩、宠物用品等赛道中,都涌现出了股价表现亮眼的个股,中宠股份、乖宝宠物、泡泡玛特、卫龙美味等一批新消费个股均创出历史新高,市场分析机构认为新消费周期或将出现。
当地时间5月30日,全球肿瘤学界的年度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在芝加哥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肿瘤学界奥斯卡”的学术盛宴,不仅是全球顶尖药企展示最新研发成果的舞台,更成为资本市场提前押注抗癌概念股的“风向标”。尽管距离年会正式开幕尚有月余,港股
2025年以来,消费基金经理的投资目光逐渐从传统消费领域转向新消费。在潮玩、宠物用品、零食、黄金珠宝、化妆品、个人护理等赛道中,都涌现出了股价表现亮眼的个股,新消费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2024 年 3 月,当 ChatGPT 引发的 AI 泡沫破裂时,无数跟风买入概念股的散户被套牢在山顶。这让我想起 2015 年股灾时,那些加杠杆追涨的新股民;2018 年 P2P 暴雷前,沉迷高息理财的大爷大妈;还有 2021 年比特币暴跌时,在朋友圈晒合
4月24日,中宠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Q1季报后,营收与净利润双增的业绩表现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并带动多家宠物经济概念股震荡走高。截至当日收盘,中宠股份涨停报53.44元/股,创历史新高,乖宝宠物、路斯股份分别上涨超15%、14.7%。
格隆汇4月25日|A股市场数据要素概念股拉升,其中,生意宝涨停,金桥信息、新华网、人民网、铜牛信息、深桑达A、拓尔思涨超5%,中科金财、易华录等跟涨。消息面上,国家数据局首个正局级事业单位——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4月25日正式揭牌。
生意宝涨停,金桥信息、新华网、人民网、铜牛信息、深桑达A、拓尔思涨超5%,中科金财、易华录等跟涨。消息面上,国家数据局首个正局级事业单位——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4月25日正式揭牌。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
政策催化下的医药AI新纪元七部门最新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首次以国家级文件形式明确了AI赋能医药全产业链的战略路径。这份文件将引爆医药产业二次革命,其意义不亚于2015年的创新药审批改革。
今年比特币行情跌宕起伏,走出一波过山车行情,1月20日,最高创下11万美元历史新高。但之后一路下跌,4月7日最低到74457美元,最大跌幅超过32.3%。就当空头们准备开香槟庆祝时,比特币却又触底反弹,从4月7日低点算起,比特币已上涨了25.5%。
首发经济利好来袭!近日,上海出台促进首发经济发展措施,对3月至5月“首发上海”活动期间的展会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
4月23日,消费电子概念股集体高开,立讯精密、领益智造、歌尔股份涨超5%。业内认为,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消费电子行业正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盘面上,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肇民科技等近20股涨停。低空经济概念股异动拉升,万丰奥威等涨停。消费电子概念股表现活跃,春秋电子涨停。下跌方面,高位股集体大跌,红宝丽等多股跌停。
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沪指收盘微跌,创指收涨超1%。板块方面,汽车产业链爆发,肇民科技、襄阳轴承、海联金汇等集体涨停;消费电子概念持续强势,朝阳科技、卓翼科技(维权)、春秋电子盘中涨停;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嵘泰股份尾盘涨停;黄金概念股陷入回调,明牌珠宝跌停;食品股
格隆汇4月23日|恒指今早高开后,上午盘中整体位于22000点上方震荡。截至半日收盘,恒指涨2.41%报22081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11%,国企指数涨2.15%。恒指半日成交1474亿港元,南下资金半日净卖出港股56.75亿港元。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据医药魔方统计,2024年在中国首发获批的新药达39款,占全球近40%,全球在研first in class新药中的国产品种占比已达24%,中国企业全年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和总金额分别达41亿和519亿美元。当前创新药行业趋势
时隔一个半月,比特币再度站上9万美元。过去24小时,比特币最高94142美元,目前报93450美元,涨7.06%。比特币上次见到9万美元,还是3月7日。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发表演讲。除了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之外,华为还发布了全新一代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一帆生物宁夏工厂 1 万吨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 20% 以上(国内总产能约 5 万吨),其停产直接导致行业有效供给锐减。叠加 2023 年一帆生物因环保问题停产后的产能收缩,全年供给缺口预计扩大至 30%。当前行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主流厂商订单排期已至 6 月,
4月2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下称“公告”)。其中明确指出,对于来自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且符合我国海关检疫要求和药品质量检验要求的牛黄,允许其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